科學、哲學、生物倫理之整合探討: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於1906年由德國Alois Alzheimer醫師發現,為退化性失智症,佔所有失智症人口的60-70%,台灣目前約有十萬人患有阿茲海默症。患者從病程早期出現記憶障礙與判斷力減退,到失去辨認親人能力與出現妄想症狀,而最終喪失吞嚥與肢體能力直到死亡。以往對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了解與照護僅限於醫療與生理層面,忽略了認知與心靈上的關照,此課程整合各領域對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探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心靈與自我以及適當的照護方式。

課程資訊

授課時間:

104學年度第2學期 每週一 7.8.9節

授課教師:

嚴如玉 / 國立陽明大學 心智哲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張立鴻 / 國立陽明大學 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林映彤 / 國立陽明大學 心智哲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邀請之專家學者:

洪裕宏 / 國立陽明大學 心智哲學研究所 教授
周成功 / 國立陽明大學 生科系基因所 教授
林麗嬋 / 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護理所 教授

黎建球 / 輔仁大學 哲學系 講座教授、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主任
王榮麟 / 國立台灣大學 哲學系 教授
陳彥元 / 國立台灣大學 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研究所 副教授
張玉玲 / 國立台灣大學 助理教授
陳亮宇 /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 主治醫師
伊佳奇 / 失智症照護專家

授課助教:

翁韞 / 國立陽明大學 心智哲學研究所碩士生
楊凱仲 / 國立陽明大學 心智哲學研究所碩士生

授課對象

大學部學生、研究生學生

授課學生總人數

37人

學分數/總時數

3學分 / 54小時

必/選修

通識博雅選修

學生系所來源比:

醫學系

76%

護理系

11%

醫放系

3%

生科所

8%

腦科學所

3%

課程說明

課程概述

本跨領域課程以科學、哲學與生物倫理的觀點,了解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機制、患者的認知與自我以及相關倫理學議題。前半段課程提供學生基本概念工具和相關知識,內容包括:
(1)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與哲學理論
(2)自我的哲學問題、理論與生理基礎
(3)倫理學的概念架構與記憶和自我相關的倫理學問題

後半段課程帶領學生利用所學之概念工具,針對阿茲海默症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與討論: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介紹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與認知衰退,以醫學的角度了解患者與醫護人員實際面臨的問題,例如診斷、告知病情、緩和治療、照護,最後以哲學和生物倫理的觀點探討照護、患者的自主性等相關倫理議題。

學生將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針對阿茲海默症患者與照護者的需求,提出認知增強的照護方案。

為了達到跨領域共創的目的,分為兩個部分,三位共授教師會全程參與課程的進行與討論,第一部份為課堂講授,由三位教師與校內講者共同教授阿茲海默症之科學知識、哲學理論與倫理學探討。

第二部分為小組討論與校外研習,安排學生參訪失智老人養護機構以及與照護者對談,讓學生透過現場實際接觸,對於阿茲海默症患者與照護環境有更深的認識,並連結理論與實際醫療照護的操作,了解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和理論。其中安排三場校外學者專家講座,以提供學生實務上的指導和交流。

課程與場域

本課程特別安排參訪失智老人養護中心(地點:台北市私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雙連安養中心),以及與照護者對談,讓學生透過現場實際接觸,對於阿茲海默症患者與照護環境有更深的認識,並連結理論與實際醫療照護的操作,了解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和理論。此親身感受有利於未來參與實際的場域設計與構造(地點:Senior mind 多功能教室)。

🎬 課程回顧:

學生成果集

此課程目標在於讓學生了解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機制、患者的認知與自我以及相關倫理學議題,並帶領學生利用所學之概念工具,針對阿茲海默症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與討論,並以哲學和生物倫理的觀點探討照護、患者的自主性等相關倫理議題。

為了讓學生對阿茲海默症議題有深層的認識,教師們引導學生從了解問題的階段,踏入另一層的問題意識:「了解這些問題後,我能如何貢獻、解決其中的問題?」

學生帶著這個問題,發展出解決解決高齡問題的創意提案,在發展構想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地統整所學,以進行應用。

學生的阿茲海默症創意方案需滿足「創意性」、「理論基礎」、「可行性」、「以人為中心/具同理心」、「預期效果」等面向。以下篩選三組作品分享。

【創意運動操】

🎬 影片欣賞:創意運動操
學生們依據台灣社會之生活習慣與習俗,為阿茲海默症患者設計一套鼓勵活動的創意運動操。
許多現實案例中的年長者步伐間距和速度的變異增大,平衡感不佳,一跌倒常常造成永久性的傷害與失能。年長者對運動產生跌倒的恐懼,因而不敢運動,導致生理機能容易衰退。此外,失智症對維持平衡更是負面的影響因子。考量此現象,學生們設計的舞蹈強調平衡感與協調性的訓練,參考神經動作運動,例如:太極拳、瑜珈等等的動作,協助具跌倒危險性的長者脫離跌倒恐懼的惡性循環。

| 教師回饋

以節慶相關口訣連結運動操,產出具有創意性的體能訓練活動。此方案建立在認知神經科學對於阿茲海默症患者之研究,研究發現患者初期的詞彙記憶與遠程記憶大致完整,因此利用運動與詞彙的結合,刺激連結,延緩患者認知功能的退化,並同時達到維持生理機能的效果。由於高齡者對於體操活動排斥感不大,只要與物理治療師等相關專業人員合作,設計具有效果但又不具有危險性的動作,此創意運動操將可向外推廣,且詞彙內容可根據不同社區與族群進行調整,此方案兼具發展性、推廣性與創意。

【失智 X 敘事 -「生命故事書」】

我們知道,失智症患者記憶力衰退,對近期的事件大多無法形成記憶,然而長期記憶卻影響較少,因此常會不停地重複敘述過往印象深刻的事情。

依據許多失智症照顧者的經驗分享,我們知道輕、中度的失智症長輩由於情緒波動較大、行動力強等因素,其實較重度失智的長輩更難照顧、更令人勞心勞力。因此,我們希望針對這個時期的失智症長輩及家屬,設計患者與家屬共同描繪創作的「生命故事書」。藉由「敘事」的方式,讓失智症患者得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故事,也讓家屬有機會與患者一同回憶人生過往的經歷;另外,透過家屬參與患者敘述故事,增加彼此間的交流互動。期望對家屬來說,這樣的訊息傳遞將不再只是單方面的接收,於是得以降低家屬在照護上可能產生的倦怠感。

| 教師回饋

此組成員注意到了阿茲海默症家屬在照護的過程中,產生的倦怠感與潛在的心理問題,本方案的對象為阿茲海默症患者與照護者,透過雙方有個人意義的互動,協助照護者跳脫當下的壓力,從一個生命歷程的觀點理解與患者的關係。

學生以保羅利科的敘事架構作為理論背景,探討此方案如何影響阿茲海默症患者與照護者之自我,具有強調個人主觀感受的精神。此方案進行方式簡單,有高度的可行性,並易於推廣。在故事書的形式和內容設計上,也有其創意發揮之處。期待未來這個方案在與社區的連結過程,展現其預期效果。

【我老故我畫 – 以藝術陪伴長者】

對於失智症患者,透過創作的方式,能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治療師也可以透過創作的媒材、線條、顏色來判斷患者的病情。透過和患者討論創作內容來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找出對他們最有利的心理治療方式。

而我們希望能夠設計出一個給失智長者的藝術課程,每堂課程都會有個主題,主題都會和他們的人生經歷有關聯性,並且將創作場地布置得和主題有相關性,希望能夠喚起他們的回憶。

最重要的是,我們會請家屬參與其中,讓家屬們能更加瞭解自己親人的生活和生命故事。我們期望透過我們所設計的活動,能夠協助失智患者去回憶當時的記憶,和自己的親人分享,也透過創作的過程訓練他們的認知功能。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為他們重新連接了過去的記憶,也締造了新的美好記憶。

| 教師回饋

這一組學生對藝術治療有高度的興趣,因此針對阿茲海默症患者,發展一個透過藝術繪畫的方式,增加患者與家屬的連結,提昇雙方的安適感。此方案參考豐富的國內外相關文獻與案例,整體規劃完整成熟。然而,志工在此方案中扮演重要角色,引導患者與家屬的過程,決定其成敗。若要廣泛在台灣各社區中進行推廣, 需要針對志工之培訓,發展一套方法,以利推行。

| 老師的話

 此課程之核心目的在於整合各領域對於阿茲海默症的觀點,並藉由認識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認知與自我,發展出適切的照護方案。為了達到此目的,此課程安排各領域講師與三位跨域共授教師和課程學生共同進行不同觀點的探討。然而由於講師之間的課程內容,只能透過授課教師進行協調,雖已降低內容重複之情形,但為了一堂課的內容完成,仍難免有類似之內容。未來考慮將建立課程日誌,讓所有共授教師和跨領域講師,皆能掌握已教授之課程內容和進度。此外,由於時間的限制,討論時間仍嫌不足,將來在時間管控和教材內容裁切上,將安排更多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時間。

三位跨域共授教師和課程學生共同進行不同觀點的探討

| 學生的話

「我覺得這堂課是我修的通識課中少數內容充實,規劃完整的課程,老師來自不同領域,更激發不同層面的思考。」

「這門絕對是5博6核中最讚的通識!紮實完整的課程,有系統地安排,有意義的作業,最大的收穫已不在對議題了解、做專題,而是面對社會中許多現存的問題,只要我願意,都有能力以及辦法帶來正面的改變。」

「有機會和時間及能力的話,自己也想到機構當志工。」

「參訪時間有點短,但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看別人如何把理論實務化,很新奇,也會想到未來自己的父母變老失智時,自己可以怎麼幫助他們、支持他們。」

「感謝老師這學期的照顧,看三位老師比學生還認真聽講師上課,都不自覺羞愧XD老師們真的為這個計畫付出許多,雖然我不會參與下學期的工作坊,但希望你們能繼續保有熱忱Keep Going~」

「俗語云:『做中學』,很多事都是需要實際的經驗,而我們所要設計的照護方案與需要類似的刺激,所以我覺得很棒。此外,類似的機構參訪感覺也十分有趣,可以舒緩上課的疲勞。」

「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自己設計課程,老師被動提供支援、資源。這學期的講座設計,甚至期末報告的架構都是老師們先設計好,很用心!但是希望我們有更多主動的機會。」

期末成果發表會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