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文化:從歷史到當代生命關懷

台灣將於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高齡人口的飲食生活已成為日益受到重視的議題。如何從醫療與身心安頓的角度出發,透過切合長者需求的料理設計,提升其生活品質與身心健康,亦將是此課程的關懷重點。整體而言,這門課程將結合陽明豐富的人文與生醫等跨領域資源,以實作與理論並重的方式,引介飲食文化史中的關鍵主題,並帶領同學從料理出發,思考如何以實際行動參與,讓料理成為關懷自身,他人與社會的有效方式。

課程資訊

授課時間:

106學年度 第2學期 每週二  3.4 節

授課地點:

國立陽明大學 第二教學大樓 243 教室

授課教師:

黃桂瑩 / 視覺文化研究所 助理教授

校外專家學者:

童元昭 / 國立台灣大學 人類學系 教授
張心潔 / 國立台灣大學 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教授
邱麗玲 / 長庚科技大學 保健營養系 教授
潘玲玲 /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新化分院 營養師

授課助教:

鐘惠淳 / 視覺文化研究所 碩士生

授課對象

大學部學生

授課學生總人數

30人

學分數/總時數

2學分 / 36小時

必/選修

博雅通識

學生系所來源比:

醫工系

27%

醫技系

30%

醫學系

13%

護理系

30%

課程說明

課程目標

1. 透過探討飲食文化,考察相關的文化史、生活美學與健康飲食等層面。

2. 跨領域思維:促進本校人文學科與生醫領域的交流,探討當前日益受到關注的高齡飲食議題。

3. 連結在地與國際:透過探討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變動,深入瞭解台灣本土與國際飲食文化的關係,培養全球化的認知與思維能力。

課程概述

在經濟成長及全球化發展之下,我們在台灣常有機會接觸豐富多元的料理,由飲食衍生而來的生活風尚亦蔚為一股潮流。但在表層的品味感知之外,各種飲食背後的文化源流,以及飲食對身體健康、環境意識等層面的影響,則少有深層探討的機會。此外,鑑於台灣將於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高齡人口的飲食生活已成為日益受到重視的議題。如何從醫療與身心安頓的角度出發,透過切合長者需求的料理設計,提升其生活品質與身心健康,亦將是此課程的關懷重點。整體而言,這門課程將結合陽明豐富的人文與生醫等跨領域資源,以實作與理論並重的方式,引介飲食文化史中的關鍵主題,並帶領同學從料理出發,思考如何以實際行動參與,讓料理成為關懷自身,他人與社會的有效方式。

在內容上,此課程特色有三:
1. 以日常飲食、料理出發,帶領同學了解東西方飲食在不同時空環境下的發展,以及其中隱含的諸多關鍵議題,例如:地理風土、政經發展、文化藝術、帝國與殖民主義、東西文化交流,到現今的環保議題,糧食生產分配,以及全球化之下的在地農業關懷等主題。

2. 結合陽明獨有的生醫特色,邀請醫學、護理、牙醫、公衛(食安)等專業教師,帶領同學思考高齡人口的飲食需求,考量長者的不同生理狀況,提出結合美味與營養的飲食方案。

3. 本課程強調同學的主動參與和實作體驗,因此將安排兩次的烹飪實作,培養同學從規劃,採買到烹飪的各種能力。也在此過程中,思考個人飲食與整體社會與環境的密切關係。

註:這是一門理論與實作並重的課程。除了老師授課,亦特別要求同學必須事先閱讀教材,在課堂踴躍討論,進行思辯。烹飪能力並非必須,但要有進廚房的身心準備。

料理實作

小組分享

【第二組-最想做給長輩的菜】

| 小組成員:

醫工二  劉昀昌、盧廷洋、曾鈺惠

| 菜單設計:

  1. 涼拌梅醋泡菜:開胃、促進消化、熟悉的味道
  2. 鮭魚豆腐煲:保護眼睛、防止心血管疾病、嫩食易消化
  3. 三蔬炒雞肉:低熱量白肉、膳食纖維、富含維生素
  4. 桂圓紅棗茶:桂圓-提神醒腦、紅棗-養血安神、枸杞-明目、潤肺

【第五組-最想做給長輩的菜】

| 菜單設計:

  1. 蔬食春捲
  2. 苜蓿芽沙拉
    a. 優格 – 預防骨質疏鬆、幫助消化、預防高血壓
    b. 苜蓿芽 – 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和中風
  3. 味噌湯:
    a. 味噌- 抗老化、營養素易被吸收、預防代謝症候群、降低罹癌風險
    b. 豆腐: 預防心血管疾病、補充鈣質、有益於大腦

 學生的話 

「感謝老師這學期的教導,我們之中許多人是從來沒有進過廚房的,也感謝老師安排每組少少的人數,讓我們每個人有各種工作體驗的機會。」

「很感謝老師開這門有實作的課讓我們可以跳脫書本,把學到的知識用在現實中~希望以後老師可以繼續開這樣好玩的課程,讓學弟妹們在廚房大顯身手!」

「老師對課程的準備相當用心,對於課程內容的準備和上課形式也相當多元。對於這一門課相當有收穫,既富有知識、常識性質的提升,也有實作的經驗累積。」

「我覺得課程內容蠻有趣的,對於飲食在各文化的影響,學習到蠻多東西的,在生活料理或外面餐廳,也能看到些許應證。」

「很喜歡老師撥出了一些上課時間讓大家以小組的形式針對議題進行討論,最喜歡的一點是期中考與期末考的進行方式—在囍廚做料理,跳脫了以往的紙筆考試,讓大家有機會親自結合課堂所學與自身創意,令人耳目一新。」

「老師的這門課非常有趣,且評量方法跳脫以往的筆試,改成烹飪與口頭策展,學生都很投入,且學到很多,是很好的一門課。」

「謝謝老師用心經營這堂課我相信學生們都能感受出來,還有謝謝辛苦的助教。」

「老師上課的風格很溫暖,助教也很親切的照顧著每一位同學,很開心這學期修了這堂課,謝謝老師、助教、每一位同學的關照,也謝謝教育部HFCC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讓我有機會能夠體驗到這麼多有趣的經驗。(聽起來看起來好官腔,可是都是真心話!!)」

授課老師上課情景-黃桂瑩老師

師生共創與交流

「課程中有四次演講活動,透過專業人士的眼光來看待高齡飲食,我有了全新的視野,知道高齡飲食不一定是糊糊的、粥狀的食物,它也可以很精緻、很美味的,更可以融入新科技的技術,讓高齡者的飲食體驗更加圓滿。」

「我最感興趣的是食物的政治倫理的部份,因為以前都把自己購買或吃什麼食物視為理所當然,但是沒有想到那些食材背後有那些錯綜復雜的利益牽扯。還有高齡飲食也讓我覺得很有趣!因為照護高齡者是未來的趨勢,還有自己家中也有高齡者,因此這個主題我覺得很實用!」

「我很喜歡老師課堂上請我們討論以及分享,一方面可以跟不是那麼熟的組員交換意見並且變成好戰友,另一方面,也能增進獨立思考跟訓練說話的技巧。此外,期末以幾次演講進行教學,每位演講者都有不同的上課方式,也都很精采。」

「老師的講解淺顯易懂,還邀請其他專業人士或講師來做演講,我覺得對於課程的呈現很有幫助,上起課來也比較不覺得無聊。」

「感謝老師這學期為我們安排的各場演講,讓我們能有來自各方的知識以及學習!」

張心潔老師-在社區發現東南亞文化的100種方法

潘玲玲老師-南台灣長者的餐桌

童元昭教授-飲、食好好玩

「期中期末的實際烹調課程相當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期末時能夠以自己的長輩或是假想的長輩設計菜單,並從老師及長輩們得到專業的回饋覺得想當實用。」

「這堂課的學習評量真的很特別,用實作的方式讓我們更加投入、取了解菜單背後的意義,從親自購買開始學,到最後成品端上桌,即使可能別人會覺得還好,只是對於我而言,真的很開心,完成了一件完整的事,即使煮菜只是件很平常的事。」

「期末評量是為一位長者制定一份菜單,並且要描述為什麼要這樣設計菜單,不同身體狀況的老人都有不同設計上須考慮的部分,我覺得其實是非常新鮮的課程體驗。」

「以實作的方式評量我覺得很有趣,從設計菜單到買菜、主菜都自己完成,非常有成就感」

「期中期末考採用料理實作的方式,非常新穎特殊,過程中激起我的動力去了解生活中異國美食的起源與背景,在試作時感受到料理的樂趣與奧妙;也讓我有機會與家中長輩對談,感受他們的飲食需求以及為他們設計營養又美味的餐點。」

「長者料理的評分,我很喜歡邱麗玲教授、長輩們對於每組的回饋,將更正確的觀念給我們。」

期末料理實作-最想做給長輩的菜

專業評審-長庚科技大學 保健營養系 邱麗玲教授

邀請長輩擔任評審並給予學生回饋

延伸閱讀:〈最想做給長輩的菜〉